濟南畫冊設計-空白設計的魅力
發(fā)表時間:2016-04-20 BY:濟南莫都設計 瀏覽: 次
濟南畫冊設計小編在讀大學的時候,就因為空白對我誘惑而改行平面設計。這并非因為喜歡,而是出于對他的敬畏之情。我開始的專業(yè)是繪畫藝術,但想到我以后的全部生活將是面前的空白畫布,便放棄專業(yè),選擇目前的工作。而且平面設計中的空白意味著新的挑戰(zhàn)。作為設計師,我們通過在空白處的創(chuàng)作設計來表達一定的涵義,但是視覺的信息交流是雙方面的。
20世紀70年代初真正引導我們進入這一領域的是共有8本的精裝白皮書。書中作品都是充滿靈感和激情的,設計師有彌爾頓·格萊澤、西摩奇·瓦斯特、圣安圖·彼特和很多至今仍叫不出名字的設計師。其中的很多作品即是有效的運用空白而創(chuàng)作出來的。

一些早期出版的書已顯示出設計中一直存在害怕使用的空白的現象,亦或是對空白的一種恐懼。早在還沒有平面設計這個名詞時,排字工人終日忙于文字和圖片的排版。當書還是完全手抄和手繪時,附有插圖的手稿都留有很寬的空白。那時出版書是一項勞動密集的工作,而且花費時間長,致使空白的適當使用實際又經濟。
但是活字印刷改變了這一切。紙張變得便宜,盡管刻板很貴,卻能無限的使用。圖片成為印刷商的一個賣點。曾經只有富有的人買的起帶圖片的書,現在書中充滿圖片:整頁的圖片、半頁圖片甚至以插圖來修飾邊頁。
然而這個狂熱沒有持續(xù)很久,最終成功的是明智的人(沒有插圖的書甚至更賺錢)。但是對設計師來說不幸的是,狂熱之后的持續(xù)仍然存在,印刷是很難留下空白的。

為什么呢?設計師都明白,那樣看起來更好。空白能突出內容,它作為背景,組織畫面,為視覺提供寧靜的著落點。空白可以映襯出不同的風格,從正規(guī)、嚴整的印刷到生動的照片畫面。